ENPP3特异性单克隆抗体/ADC
一、ENPP3的生物学特性与治疗潜力
ENPP3靶点特性分析

1. 靶点特殊性

高度特异性表达:
正常组织:主要在肾脏远端小管和输尿管低表达,其他组织极少
肿瘤高表达:透明细胞肾细胞癌(ccRCC,80%+)、卵巢癌(40-60%)、膀胱癌中过表达,与肿瘤侵袭性正相关
功能机制:
调控胞外ATP代谢,影响肿瘤微环境(如抑制免疫细胞活性)
促进血管生成(通过ADP/AMP信号通路)
治疗优势:
安全性潜力:正常组织低表达,脱靶风险低
多模态可靶向性:适合开发ADC、双抗、放射性偶联药物(RDC)

2. 与同类靶点(如CAIX、CD70)对比

特征ENPP3CAIX(肾癌靶点)CD70(RCC/淋巴瘤)
表达谱ccRCC/卵巢癌/膀胱癌ccRCC/宫颈癌RCC/淋巴瘤
正常表达肾脏远端小管(极低)正常组织几乎无活化淋巴细胞(低)
治疗形式ADC/RDC为主抗体/ADCADC/CAR-T
临床阶段早期(I/II期)多个II期失败多款ADC进入II期
二、全球ENPP3靶向药研发管线(截至2024年)
ENPP3靶向药物研发进展

1. ADC类药物

公司药物阶段亮点挑战
ImmunoGenIMGN151I/II期首个ENPP3 ADC(DM4毒素),ccRCC ORR~32%周围神经毒性(≥3级15%)
远大医药YD2006Pre-IND新型可裂解连接子,临床前数据优异未进入临床

2. 放射性偶联药物(RDC)

公司药物阶段机制
诺华177Lu-DOTA-ENPP3I期靶向放疗,探索ccRCC适应症

3. 双抗/其他

临床前项目:
信达生物(ENPP3xCD3双抗)
Moderna(mRNA疫苗)处于发现阶段
三、开发机遇与挑战
ENPP3-3 研究概述

机遇

肾癌治疗缺口:ccRCC对PD-1耐药率高,ENPP3 ADC/RDC可能填补空白。
技术窗口期:目前仅2款ADC进入临床,竞争格局未定。

挑战

毒性管理:ADC的神经毒性(如DM4载荷)需优化。
生物标志物:需明确ENPP3表达阈值(IHC/RNA)以筛选患者。

010-50986518

给我留言
请您仔细填写以下表单,如您还未购买该产品,请在批次号一栏填写NA,我们将在12-24小时内给您答复
*姓名
*机构
*部门
*职位
*研究方向
*邮箱
*电话
*货号
*研究阶段
您是否购买过该产品?
提交